开国中将曾思玉,是位长寿老人,享年101岁。老将军之所以如此高寿,关键在于他心态极佳,为人乐观豁达。到了晚年,他给自己下了个评语——“福将”。通常很少有人会这样自我评价,但曾思玉确实当得起这两个字。
1967年,开国上将陈再道卸任,曾思玉接过担子,担任武汉军区司令员。武汉军区位置在中部,是极为重要的大军区,从这安排能看出,中央对曾思玉相当认可与信任。刚开始,曾思玉工作开展得挺顺利。然而,到他上任第4年,一件原本和他没关联的事冒了出来,把他置于艰难境地。
1971年9月,三叉戟飞机在蒙古国温都尔汗坠毁,随后,军队里有一批将领被严格审查,好多人因此丢了职位。曾思玉听闻这事儿,十分震惊,可他压根没想到,自己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牵连。
曾思玉在军事经历里,虽在中央红军、115师待过,可他没有四野背景。之后,他长期跟着聂荣臻、杨得志等首长,从严格层面讲,是晋察冀体系的将领。所以,七十年代老四野出问题的那些人,和他根本没关系。
曾思玉立场坚定,没参与不良活动。可武汉军区规模大,军区里有些人问题严重,还不止一个。1971 年毛主席坐专列南巡,那时相关人员的错误已很严重,还露出了苗头。毛主席到各大军区谈话,目的是挽救、保护一些同志,同时敲打另一部分人。
主席行程保密性极高,专列快到当地时,才临时通知军区领导。当时,曾思玉正在外地休假,根本来不及赶回武汉。毛主席没见着军区司令,便和武汉军区政委刘丰进行了面谈。面谈中,主席指出一些关键问题,起到了警示效果。
事后,刘丰没把毛主席的叮嘱当回事,转头就向李作鹏泄露了消息。李作鹏是老四野核心圈的人,他回到北京后,又把主席说的话告诉了当时担任总参谋长的黄永胜。
这意味着啥,大家心里都清楚。没多久,“九一三”事件就爆发了。刘丰身为大军区级别的政工干部,在这件事里责任重大,被撤职审查一点都不冤。
曾思玉挺幸运的。当时他不在军区,事发前后都没和刘丰直接接触。所以找他问话后,他还能接着掌管武汉军区。这事可把曾思玉吓得不轻,要是当时他跟刘丰都在,事情后续咋发展就难讲了。虽说他没参与泄密,可在那种复杂的情况下,想撇清嫌疑也不容易。
这事儿还没完全平息呢,武汉军区又出状况了。军区下面的主力师127师,有两名主要干部都被组织带走调查。后来师长张万年暂时被放了回来,可工作组差不多每周都到师部,找他单独谈话。而师政委关光烈就不一样了,直接被送去北京隔离审查,没再回来。
曾思玉怎么也没想到,事情发展成这样:关光烈在六十年代时,给林帅当过秘书。1971年,他涉嫌跟林立果等人勾结。就在九一三事件发生前不久,关光烈还专门跑去北京“开会”,那些人给他安排了行动任务。至于关光烈后来一直被关押到1982年,这就是之后的事了。
曾思玉十分看重的军事人才张万年,那时好像前景堪忧。调查持续到1973年,都没得出正式结论,部队里关于他的议论也没断过。
曾思玉心里特别难受。那几年,他眼看着张万年成长得很快,就把张万年当作武汉军区重点培养的好苗子。他对张万年的人品极为信任,觉得部下在原则方面没出问题。
曾思玉身为武汉军区军事一把手,军区乱成这样,他肯定得担管理责任。现在,曾思玉别说保不住张万年了,就连自己会不会突然被上级追究,然后被隔离,心里都没底。
1973年末,军委下达命令,开展“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”工作。说来也巧,曾思玉在解放军19兵团时的老上级杨得志,被调往武汉军区。与此同时,曾思玉接到新任命,要前往济南军区担任司令员。
这让曾思玉心里踏实不少。军委把他平调,这表明从整体来看,军委还是信任他的。要不是这样,在这个节骨眼上,哪会还让他掌管另一个大军区呢。
曾思玉跟杨得志说,军区下面管着的127师,那可是人民军队里响当当的“铁军师”。现任师长是张万年,这人能力相当出众。只是1971年出了那个案子后,武汉军区好多人都受了牵连,张万年也一直被调查着,结果还没个定论。曾思玉觉得张万年是个难得的可造之材,就希望杨得志能留意观察一下他。
杨得志很清楚自己的老部下。曾思玉这就要调走了,没特意交代其他事儿,就单单提到了张万年。杨得志一下就明白他啥意思,认真地冲曾思玉点了点头。
之后,杨得志和张万年经过好些次深入交流。杨得志见识过很多人,心里对张万年有了自己的看法。实际上,调查组拿不出什么确凿证据,就连被审查的关光烈,都证明张万年没问题,还说“是个好师长”。但这个案子影响太大,没有总部表态,谁也不敢给张万年下结论说他没事。于是只能一遍又一遍找张万年问话,做笔录。
杨得志当上武汉军区司令员后,老有工作人员隔三岔五地找张万年。杨得志瞧见了,心里很是不满。
之前,张万年情绪很低落,就向杨得志提出复员。他说自己只是个单纯的军人,弄不明白政治问题,觉得主动离开部队,才能不再受困扰。杨得志哪舍得放走张万年这样优秀的将才啊,先把他的情绪安抚好,随后决定亲自出面,彻彻底底把这事儿解决了。
杨司令瞧见工作组的人又过来了,就主动把他们迎进司令部。工作组的人还以为杨得志有啥情况要讲呢,都打算拿笔记录下来。
杨得志瞧见了,就说:正好,你们记一记。张万年同志这案子,都查了快三年啦,我还没碰到过调查一个在职师长花这么长时间的!甭管他有没有事儿,你们回去就给个结论,我要看到书面报告。我觉得张万年没啥问题。
说完,杨司令就下了“逐客令”。工作组调查这个案子好些日子,头一回碰上这样的状况。由于时间拖得久,他们自己也疲惫不堪。回去后,他们如实向上面汇报了杨得志的意见。杨得志也没就此作罢,主动打电话给北京总政治部的相关领导,盼着能尽快解决张万年的问题。
开国上将杨得志,在大军区司令员的位置上干了好些年。特别是在济南军区任职期间,他跟那些敏感案子毫无关系,因此威望高、底气足。当时,杨司令亲自提出相关要求,总部十分重视。最终报告表明,张万年压根没涉及那些事,完全清白,继续担任127师师长。
这下,张万年可算彻底“解脱”了。从那以后,他干起活儿来更有劲头,在部队发展得愈发顺利。1979年,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,杨得志担任西线总指挥,张万年则是前线一员猛将。他在战场上大显身手,打出了解放军的威风,也巩固了自己在军内的地位。
上世纪九十年代,张万年晋升为中央军委副主席,这个军内职务比杨得志、曾思玉两位老首长当年的职务都高,这可真是后生可畏。曾思玉看到张万年不断进步,心里特别高兴,一直把这个得意部下当成自己的骄傲。张万年功成名就后,对杨得志和曾思玉这两位恩师依旧敬重有加,时常亲自上门探望他们。
融胜配资-网上炒股配资-炒股10倍杠杆平台-股票杠杆正规平台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